BBIN bbin近年来,伴随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飞速发展,半导体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在全球经济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2020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已达到3万亿人民币,至2025年,整体市场预计将保持7%的年复合增长率。
中国在半导体的设计和制造链条中起步较晚,积累相对薄弱。但随着半导体相关的产业支持政策频频出台,配合下游的广大市场需求,将赋能中国半导体企业迎来新一轮发展。
整体上,目前,中国厂商在通讯芯片、模拟芯片与OSD设计、成熟制程制造与封测环节产生较多的营收,而在前端设备和原材料市场处于起步阶段,正逐步获取市场份额。值得一提的是,在芯片设计环节,中国企业正加速步入快车道,尤其在存储芯片、模拟芯片已建立起了一定的竞争力,CPU/GPU/ASIC同样处于快速起步阶段。这其中,云计算厂商(阿里,腾讯,Baidu等)对于计算和存储芯片有着巨量的需求,从定制化性能、成本控制等目的出发,云计算厂商也积极参与到芯片的设计,是不可忽视的力量。在颠覆性的计算芯片架构出现之前,ARM将凭借比RISC-V和MIPS, Alpha更完善的生态系统,和相较于X86更开放的授权体系,以及国内大量的人才储备,成为中国CPU玩家的首选架构。而在存储芯片中,除了主流的NAND的DRAM,利基市场的NOR Flash由于设计和制造门槛较低(专利已放开,主流制程65nm)也吸引了众多国内公司进行探索。为了更好地展现中国半导体在芯片设计环节的市场地位,本次白皮书选取并展现了不同半导体领域的公司洞察,涵盖CPU/GPU/ASIC、SoC芯片、存储芯片、模拟芯片。
在时代的大背景下,贝恩建议, 对于半导体市场主体,应积极开展上下游适配与协作,共同推动国产化生态圈,并打造更有韧性的本土供应体系,锻造与国际厂商差异化的服务能力,从而及时响应下游客户的需求。另外,关注潜在的收购机会,垂直整合强化现有业务。对于产业新势力,建议聚焦、主动参与和自身主营业务有着强协同效应的半导体细分领域。
而对于者,芯片设计仍是标的相对较多的热门赛道,中短期内,国内的AI/ML推理芯片需求全球领先,而产业壁垒相对较低,将迎来快速发展,但行业的优胜劣汰带来的企业沉浮也不容忽视;而GPU/CPU领域则有机会在中长期带来高回报。国内计算芯片设计玩家的快速发展,也给晶圆制造(Foundry)厂带来了巨大的代工业务机会,并有可能催生相对大而稳定的机会。同时,在摩尔定律发展放缓的行业环境下,通过先进封装技术提高系统性能的优势越发显著,导致下游封装与上游设计及晶圆代工的联动愈加紧密,而提前布局2.5D/3D先进封装赛道的中国封装厂商与其上游联动方也因此值得关注。
声明:以上报告内容均由公开、合法渠道获得,报告版权归原撰写/发布机构所有,如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对报告存疑,请联系撰写/发布机构。
创投学社作为一站式创业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创业者提供高质量创投服务,输出优质资源赋能企业加速成长。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