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隆汇5月25日丨芯片龙头英伟达盘后收涨近25%,市值一夜暴增1800亿美元。
消息面上,英伟达发布截至4月30日的一季度财报,期内实现收入71.9亿美元,同比下降13%,高于预期的65.2亿美元;净利润20.4亿美元,同比上涨26%;非GAAP每股摊薄收益为1.09美元,同比下降20%,高于预期的0.92美元。
英伟达CEO黄仁勋表示,正在生产用于AI领域的新一代芯片,该公司正在大幅增加供应,以满足正在激增的需求。
同时,该公司对下一季度的业绩做出指引,预测二季度的销售额将达到110亿美元,上下浮动2%,远高于华尔街预期的72亿美元。摩根大通将英伟达目标价从250美元上调至500美元。
国内ETF方面,科创芯片ETF华安、华泰柏瑞中韩半导体ETF、汇添富芯片ETF基金、华夏芯片ETF上涨。
中韩半导体ETF今年涨幅超17%,作为首只可海外的半导体指数基金也可作为参考,该基金是A股和韩国股市互联互通的标志性产品,其跟踪标的中韩半导体指数,由中证半导体15指数和KRX半导体15指数按照等权重合并组成,以反映沪深市场和韩国市场半导体产业龙头公司的表现。
中韩半导体指数成份股数量为30只,A股和韩交所各占一半,权重分布也都是各占一半。指数构建的逻辑可能在于韩国先进制程芯片制造和存储芯片生产的技术优势能够有效弥补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短板,同时两国半导体市场并不割裂,中国是韩国半导体产业的最大出口市场,三星、SK海力士在国内都设有代工厂。
在半导体产业化的过程中,韩国政府推进“政府+大财团”的经济发展模式,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作为代表市场份额远超其他公司,在中韩半导体的合计权重也接近30%,两大巨头公司主要生产的存储产品周期属性较强,也导致了该指数集中度较高,容易受龙头公司业绩扰动。
根据证监会官网披露信息,2023年5月5日,南方、博时和富国关于中证全球半导体产业交易型开放式指数证券基金(QDII)的申请注册材料已被接收,有望成为华泰柏瑞中证韩交所中韩半导体ETF之外新的跟踪全球半导体指数的ETF产品。
根据中证指数公司披露,中证全球半导体产业指数指数从全球主要交易所上市证券中选取5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和设备、半导体产品设计、制造和封测等半导体产业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全球半导体产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全球半导体指数成份股数量共50只,海外龙头半导体公司占比较高,目前A股标的20只、权重合计约29.1%,美国上市标的30只、权重合计约70.9%。指数前十大重仓股权重合计约59.0%,明细为:英伟达(14.79%)、台积电(9.14%)、博通(6.93%)、阿斯麦(6.63%)、中芯国际(4.07%)、德州仪器(3.95%)、AMD(3.75%)、高通(3.41%)、英特尔(3.34%)、北方华创(2.98%)。
平安证券认为,半导体产业上行周期将至,ChatGPT兴起或成新增长级。半导体行业新一轮上行周期待开启,国产芯片扩产将带来特气需求起量,现阶段半导体行业仍处于主动去库中,预期23H2需求渐修复、库存逐步去化,2024年需求有望加速上行。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