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为了减少对美国和亚洲芯片企业的依赖,欧盟内部的成员国已达成一项协议,同意430亿欧元(约3202亿元人民币)去发展欧盟的芯片产业。
欧盟内部有很多芯片企业,其中非常出名的是意法半导体、英飞凌半导体、恩智浦半导体等芯片制造企业。意法半导体是由意大利的SGS微电子公司和法国Thomson半导体公司合并而成。英飞凌半导体的前身是西门子半导体事业部,恩智浦半导体的前身是飞利浦半导体事业部。这三家欧洲半导体公司,基本上能够排进全球前十大半导体公司的行列。这三家企业的芯片产品主要集中在模拟芯片、数模混合芯片,这些芯片主要应用在工业控制和汽车行业中。而工业控制和汽车等产品,是欧盟最具有竞争力的产品。
但是未来的产业升级,提高人工智能技术的水平,欧盟需要开发高端芯片,因此2纳米芯片的制造技术成为其发展的重点。为了使自己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确保欧盟的汽车公司在智能汽车领域中也能占有优势,确保供应链稳定,在欧盟本土生产2nm芯片成为必选项。因为美国和日本已经开始合作,研发2nm芯片的制造工艺。
相比于中国,欧盟的芯片企业在获取先进芯片制造设备、软件的限制比较少。因为荷兰是欧盟的成员国,因此欧盟的芯片公司在获取先进的光刻机方面,会更加的容易。由于欧盟很多国家都大力发展工业技术培训,因此很容易招到合格的工作人员。
困扰欧盟最大的问题,就是人工成本非常高。由于欧盟下属国家的员工,工资非常高,工作时间比较短,有些国家实行每星期4天工作制。现在欧盟正在闹能源危机,能源的价格不断地攀升,导致欧盟企业的制造成本更高。如何能够降低芯片的制造成本,对欧盟的芯片公司来讲,是一个大难题。如何依靠高价芯片,获取市场的竞争力,对欧盟的工业控制企业和汽车制造企业来讲,也是一个绕不开的难题。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