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国半导体协会(SIA)总裁的首席执行官正式发声:半导体的供应链整体本土化是不现实的。
这句话在半导体追究全球国际化寻求更好发展的背景下,显然说得有几分道理。事实上,有不少的芯片专家都有类似的言论:没有一家公司或者是单独的一个国家可以独立完成在供应链上所有的工作,所以只有整合、开放才能给予半导体发展的一个良好生态。
当然,言论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全球半导体进入到下行周期,并且在美芯片法案大力推行的关键时刻,美半导体协会如此发声究竟是为了什么?
众所周知,国产半导体的供应链并不完善,亦或者说是全球暂时还没有哪一个国家有完整的供应链。比如说日半导体掌握的是半导体原材料的优势,而台积电本地区掌握的是代工领先的优势,以及美半导体行业则是掌握了美芯片设计的优势。
而在这个情况下,我们所面临的是进口高性能的芯片被限制,自己研发的芯片寻求代工也可能存在“卡脖子”的现象。于是,我们有了一个新的目标,那就是加快芯片自主化的进程。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就公开的宣布,将会在2025年的时候实现70%的自给率。
随着时间进一步的推进,我们已经有明显的动作,其中典型的例子就是半导体进口芯片的数量正在减少。据有关的统计数据显示,在2022年的1-7月份,我们进口芯片数量减少了434亿颗。这有效地说明了我们的国产芯片自给率正在进一步的提升,替代的进程也在加快。
除此之外,我们在供应链的其他方面也在追近,如光刻胶的量产使用,如大型光刻基地的建立,如EDA领域的逐步发展等等。总之,在“自主化”这一块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持续发力。在这个背景下,我们不难看出国产供应链在寻求一个本土化的局面。偏偏在这个时候,美半导体协会如此发声,这不禁让人有了上面的一番分析,是否他们是为了泼冷水而进一步的阻止国产供应链的发展呢?
当然了,还有另外一种分析那就是和美芯片法有关。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美半导体协会的总裁发声言论美芯片法也首当其冲。毕竟,在掌握了大量芯片设计优势的情况下,美芯片法的出炉是为了进一步的弥补他们在芯片代工能力上的不足。或者换句话说是想要芯片代工领域逐渐的本土化。说白了,美半导体以此想要掌控全球的供应链。
那么,在美半导体内部的这种情况下,这番言论也恰好的应对到了美芯片法案背后的目的。因此个人认为这番话除了有阻止我们国产供应链发展的意思之外,很有可能也有“警醒”美芯片法如今行动的意思。毕竟,美芯片法持续这样下去,或将不能掌握本土化的供应链不说,还会让很多美企都落入坑中。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