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的观念里,北大清华等一些名校所培养的人才都是为国外而培养的,前几年的发展状况也是如此,很多优秀学子纷纷选择到国外发展。都说科技强国,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的道路上优秀人才频频流失,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这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人们对于人才,对于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有的科学家呕心沥血,为了某一项成就,奋斗终生,甘于寂寞,甘于平淡;然而有的却只是为了追名逐利。
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以不但影响的是自己,更多的影响的是一个国家,犹记得在2011年时,中国横空出世了一个烟草院士,当这个公告一出时,就引起了人们的讨论和争议,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研究烟草的居然能够当选工程院院士,当然这里并不是说烟草不好,只是针对于院士这个位置而言,他应该由更出色和贡献更为大的人来获取。其实在我国院士还是比较稀缺的,而科学家们也一直在为这个方向而努力,渴望有更多的成就造福祖国,然而事实总是难以根据人们的意愿发展。我国就有这样一位专家,她是研究半导体的,要知道当前我国的半导体技术发展还不如美国,在这方面也频频被西方卡脖子,就是这么一位尽心尽力研究新技术的人才,当选院士时曾多次被拒,这其中有着怎样的深意呢?这篇文章我们就将两个不同领域的人才进行分析。
什么是院士呢?我们首先对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国家所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最高的学术称号,
那么要如何当选为院士呢?院士的标准和条件是在科学技术方面做出重大的,有创造性的贡献和成就,与此同时,他要热爱自己的祖国,学术正派且具有中国国籍。满足了上述条件,那么他就可以被推举为候选人。
这些年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不乏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专家院士,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前仆后继,呕心沥血即使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也不停止。
这里要特别强调一下关于院士资格的取消。只有两种可能,要么是自己主动辞职,要么是违反国家法律,如果上述两个条件都不满足,那么一个人在评选院士成功之后,这个名号就会跟随他的终生
。了解了院士的评选标准以及资格取消,那么之后我们就对一些烟草院士和酒院士进行一个大概的了解和对比。
他的名字叫做谢剑平,1959年在常州出生,如今已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11年,当他刚当选为院士多久就引起了人们的讨论。知名网友在腾讯微博上第一时间发了一篇文章对他进行了质疑,之后更多的人加入进来。很多人认为他的当选实际上是帮助烟草公司变相的推销香烟,客观上在鼓励人们抽够多的烟。
,这四个字一出,人们觉得很是高大上,毕竟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都懂的道理,可是戒烟却又是很困难,有了这个想法或者方向,那么之后人们抽烟就会少去很多危害。可是结果又是如何呢?
谢剑平的这个观念被证实为是伪命题,实际也就是说,实际上减害降焦在卷烟里并不存在,
网友真的是无所不能,一时间,关于他曾经的研究以及发表的论文都受到了人们的批判和质疑。
最早介入控烟工作的专家杨功焕表示,他所研究的这个命题一点儿也不新鲜,在这么多年的发展中,很多国家和研究小组都对其进行研究,然后得出的结果竟是相似的一致,就是任何降焦都无法让香烟的危害减少。一下子网友们的质疑有了专家的证实,就显得更为合理和真实,对于谢剑平教授的质疑和疑问也就越来越多。当人们有疑问了,那么相关部门肯定会出来回应关于烟草院士的资格问题。政协委员,工程院常务副院长潘云鹤在2014年对其进行了回答,那么处理的结果就是他们正在动员谢剑平自己主动辞职,然而谢剑平还在考虑之中。
说到这儿人们不禁感到十分的可笑,人们对他有了质疑,他本人没有光明正大的站出来对这件事情做出相应的回应,工程院对他进行劝退他也没有接受。这说明什么?说明在一些人的眼里,工程院院士是一个可以让自己光荣,可以让自己产品卖的更好的荣誉,而不是一个真正脚踏实地为人民,为祖国谋发展的科学家。其实像这样的例子还很多,历史的车轮转动了九下后又出一匹黑马,那就是白酒院士入围了。
2月16日,媒体报道了一则消息,那就是茅台总工程师王莉入围2021年两院院士候选人。
类似于这种院士入围,人们总是会过多的关注。当一些人在网上简单的查询那一下他的个人简历时,却得出了令人吃惊的答案,他最拿得出手的几项荣誉分别是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入选中国酒业大师,中国评选大师。这份简历出色吗?如果是按照院士入围的标准,她这个简历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在科学领域她都没有什么接杰出的贡献,更不要说是权威的研究了。
背着几个虚有其表的名誉称号就可以得到院士职位,那么科研的门槛也太低了吧。我想这是绝大多数网友的看法。人们对于科学家始终是尊重崇拜的,因为这正是他们才有了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富裕在很多领域上才不会被西方国家卡脖子。可是如今一个个白酒院士、烟草院士的出现,让人们对科研丧失了信心,准确来讲是让人们对权威和科学丧失了信心。
在人们很多观念里,科学家院士的当选更多的是那种为国为民尽心的,而不是什么烟草文化,酒文化,这一类的最多可以称之为专家,至于他们在研究领域的创造性贡献,就目前而言,人们还是没有看到过太多,已经抽烟喝酒给一个国家的发展也带不来太多的好处。有的人轻轻松松可以得到院士的称号,有的人为此奋斗一生还是被拒之门外,与上述那些形成鲜明对比的有37岁就攻克了世界结构生物学界长达半个世纪难题的科学家颜宁,有费尽半生只为找出治疗疟疾方法的屠呦呦,更有半导体材料专家李爱珍,这些人才是担当起我国科研的中坚力量,然而他们的参评之路却很是坎坷。
2007年时,李爱珍在国外就获得了至高无上的荣誉,那就是被评为了美国院士。
我们知道美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科技人员更是多不胜数,能在美国获得一席之地,就说明了这个人的贡献十分不简单,而且她还是中国第一位被评选为美国院士的女科学家。根据详细数据统计,我国一共有11位科学家被美国科学院评选为院士,除了爱珍之外,其余10位在中国也有着院士的称号。
那么为什么李爱珍不是院士呢?在两年一次的院士评选过程中,她为什么没有参加?其实这并不是她没有参加,而是她的多次参加都被拒绝了,所以当他被评选为美国院士的消息传回中国后,引起了人们的疑问。很多人不解,为什么如此优秀的他却没有在中国获得一席之地呢?我们首先简单的来介绍一下李爱珍。
1936年出生的她毕业于复旦大学,那时候的大学与现在的不一样,甚至可以说那时候的人才含金量要更高,他们都是杰出领域的杰出。在之后的发展中,她也没有辜负国家对他的培养,她是著名的材料学家,博士生导师,一生都在从事半导体材料的研究,创建了固态源分子束外延实验室。实验室之类的东西我们听得很高大上,我们对其也不了解,但是我们依然能捕捉到几个关键词,那就是半导体材料。
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就一直对中国技术进行制裁,对中国禁运这种设备,而李爱珍和她的同事硬是自我发展,搞出一套中国自己的设备,这一行动让西方不得不取消了对中国禁运的打算。
要知道,量子级联激光器,这是世界前沿的研究领域。早在1971年十美国就有了这种思想,中国的发展速度慢,起步也比较晚,硬是落后了美国二十多年。尽管迟了这么多年,但是李爱珍和她的团队是开辟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这也使得在199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给中科院院长写来了祝贺信。技术落后,国力薄弱,这是当时我国发展中的劣势。可是科学家们的作出贡献获得了西方先进国家的看好可想而知的研究是有多么的杰出,这才是真真正正切切实实为国家服务的。
多年以来,他不断参选中国院士的评选,在2001年,2003年和2005年时,她都提出了申请,只可惜由于年龄,等各种原因没有通过初选,然而在2007年时,她被评为美国院士。科学家有国界,科学无国界,这就证明她的能力是得到世界认可的,金子早晚都会发光,更何况是这样一个在半导体材料有着杰出贡献的,任何奖项和荣誉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不值得一提,更何况李爱珍还获得了多项荣誉。这样一位优秀人才没有获得院士之位,令人们感到可惜,与上述白酒院士是烟草院士一比,这就是我国最大的损失,所以很多人也表现出了他的担忧,认为美国的科研待遇给的更好,那么他会不会放弃国内而去国外发展呢?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是中国给了她研究的平台和经费,而且她永远都不会忘记自己是一个中国人。
在当选美国院士后,她也极其地谦虚,直言道,中美两国对院士的评选标准不一样,她应该继续努力,在中国没有评选上院士,很愧对那些为她写推荐信的老院士,除此之外并没有更多的想法。什么是真正的科学家?这就是真正的科学家,两袖清风,不为名利。对于他们而言,院士只是一个名号和头衔,他们为国家的付出和努力国家看在眼里,人民看在眼里,甚至世界其他的科学家也看在眼里,虽然没有获得院士,只为但是他获得了人们的尊重。
大千世界,熙熙攘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观,有的人为的只是院士的名号,即使受到人们的质疑,也不愿意放弃那个位置。有的人在没有被评上院士之后,只是愧对一些老院士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想法。两种截然不同的处事风格获得了人们不同的态度,有的是质疑和咒骂,有的则是尊敬和崇拜。
如今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这正是各方面优秀人才的付出和努力,如果没有他们,那么也没有如今的强盛。关于院士的评选标准,我们没有过多的资格去参言,我们能做的只有尊重人才,尊重科学家,为那些默默无闻始终坚持在岗位上付出的人们表示自己最大的敬意。
科技强国不是一个口号,而是需要切切实实地将它落到实处,这时候就少不了人才的付出和努力,提供给优秀人才更好的待遇,让他们愿意来中国,让他们不忘本,让他们为祖国的发展出一份力,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