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 主页 > 新闻中心 > 公司资讯

公司资讯

Company information

行业动态

Industry dynamics

常见问题

Common Problem

BBIN BBIN宝盈集团【汽车人】比亚迪终止半导体上市车企芯片须谨慎

发布日期:2022-11-19 13:04 浏览次数:

  如果这样一个成功的长期布局,都没有做成上市,对其它芯片业务根基尚浅的车企来说,无疑是一次泼冷水的举动。

  11月15日晚上,比亚迪发布公告称:“终止推进旗下比亚迪半导体分拆,在创业板上市进程”,并承诺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至此,比亚迪折腾了近两年的半导体业务上市路,暂时搁浅了。而“暂时”有多久,很难预料。这个期限问题,《汽车人》打算放在后面来谈。

  估值超过100亿元的大型准创业板公司,三次“中止”的理由都有点怪,看上去既不专业也不严肃,但是背后真正的理由,可能还是比较严肃的。

  2021年8月18日,发行人北京市天元律所被证监会以“虚假记载”立案调查,比亚迪半导体因此被深交所“中止上市审核”。受影响的,有14家将要过会的公司。

  2021年9月1日,天元律所出具了复核报告,深交所恢复对比亚迪半导体的上市审核。但就在同月底,比亚迪半导体又因为IPO申请文件中部分财务资料“过了有效期”,再次被中止审核。

  2022年3月底,比亚迪半导体第三次被中止审核,理由仍是“财务数据过期”。

  这一次,好不容易没出什么乌龙,但更怪的是,没用深交所中止,比亚迪董事会来了个“自行退出”。理由是新能源汽车需求导致芯片供给严重不足,晶圆产能成为车规级功率半导体产能瓶颈,为加快晶圆产能建设而做出的选择。

  比亚迪还表示,将加快相关扩产,待相关扩产完成后且条件成熟时,将择机再次启动比亚迪半导体分拆上市工作。

  晶圆产能不行,满足不了需求,所以停下了此前多方求索而不得的上市。行为结果和理由看上去有点不搭。

  这个世界告诉我们,凡是看上去不合逻辑的事情,只是因为信息差。这一次可能也不例外。

  如果将比亚迪半导体寻求上市的时间分成三段,在深交所受理之前算“A时间段”,到2022年3月第三次“中止”,算“B时间段”,再到出公告“终止”,则算“C时间段”。

  之所以如此划分,盖因为这三段时间,恰好体现了比亚迪半导体上市的三次路线变化。

  当时,比亚迪半导体旗下有4家子公司:宁波半导体、节能科技、长沙半导体、西安半导体。其中,长沙和西安(2021年5月成立)半导体目前还没有实质收入。比亚迪半导体的业务,靠前两者支撑。

  而宁波半导体的主营业务是IGBT(功率器件)和MCU(微控单元),节能科技则以LED光源为主营业务。到2021年夏天,比亚迪半导体的IGBT业务,占比34.54%。

  从2018年1月到2020年,比亚迪进行了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资本操作,将宁波半导体和节能科技的资产装入比亚迪微电子,并做大了节能科技的资产(收购惠州比亚迪光电半导体),又将比亚迪微电子从香港股市转移到内地,并更名为比亚迪半导体,由此获得A股上市资格。

  但是,直到“A时间段”和“B时间段”结束,即2021年整年,宁波半导体净利润为0.5亿元,占比亚迪半导体整体净利润的13.4%;节能科技净利润则为1.23亿元,占了整体的32.4%。

  后者的“芯片”属性显然不足,而资本市场LED的逻辑,显然与当前火热的车规级芯片不同。

  在“B时间段”(2021年08月24日),比亚迪联合济南高新财金、济南产发集团两家国资背景的集团,成立济南半导体。这是比亚迪半导体旗下第5家子公司。

  济南半导体成立的时候,预计2022年年产晶圆20万片,IGBT营收可达14.5亿元。

  需要注意到,宁波、长沙、西安半导体产能,比亚迪都是100%持股,唯独济南半导体,比亚迪持股比例77.75%。这其中应该会有一些利益交换,但《汽车人》缺少信息,无法下结论。

  而宁波半导体有5万片6英寸产能,长沙半导体有5万片8英寸产能(相当于50万枚车规级IGBT),但长沙半导体今年10月份才开始投产,还未来得及形成真正的营收。

  如果长沙半导体产能到位,宁波半导体加上长沙半导体,基本已经是国内其它IGBT产能的总和。比亚迪“终止”上市公告的潜台词,就呼之欲出了。

  比亚迪董事会可能认为,眼下的估值,尚不能反映比亚迪半导体的全部产能。与其和监管较劲,不如晚一点再上市,那时的估值,可能比眼下还要高出很多。这就涉及到本文开头所提的再提交上市的日期问题。

  比亚迪的打算,应该会等待比亚迪半导体旗下五大产能都落位、关联交易压到较低比例(至少低于40%),并且初步展示出车规级芯片在业内的统治力(目前高档IGBT需求仍由英飞凌占据)。当同时满足这3个条件的时候,估值至少翻番。

  无论比亚迪,还是保荐人中金,当然都做了否认回答。同时解释称:小米基金受让股权,不享有回购权利;而红杉等者的增资,包含了回购权利价值。

  2021年,比亚迪集团净利润下滑34%,而比亚迪半导体却实现了649.5%的大幅增长。

  从调性角度,这些问题基本都是技术性的,很容易作答,“怀疑度”远比不上怀疑与小米基金“勾兑”的直击灵魂之问。

  大家都清楚,在有“造芯”业务的车企里面,比亚迪是最成功的一个。比亚迪将自己的芯片业务运作上市,被全行业盯着。

  眼下比亚迪没有达成战略目的,示范效应还是很大的。业内车企虽然都不作声,但绝不会内心毫无波澜。

  这和比亚迪貌似联合一些者,以种种资本手段运作,有很大关系。这些手段如果搞过头,又被监管抓到证据,比亚迪的多年铺垫,将毁于一旦。

020-88888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