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始终为国内特种集成电路成长的主线逻辑,其中包含国防军工自主可控 ummary] ]+电子元器件国产化双重驱动因素。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及 2035年国防与军队现代化的目标确立,“十四五”时期军工电子迎来快速成长机遇,2022-2023年军工下游主机厂扩产景气高涨,为在建工程转固的集中阶段,将推动部分已通过验证/定型/批产的军工电子企业实现业绩放量。远期来看,具备技术优势的企业各产品型号验证进程不断向前推进,量产/试制/预研等各个阶段具备产品储备的企业将受益于长期发展的持续性,叠加部分企业自建产线或调整现有产品结构,利润空间将持续改善。
自 2022年初至今,军工电子指数相对电子(申万)指数可取得 20.57%的超额收益,主要由于企业自身业绩提升/国家政策倾斜/估值仍处于历史较低位置。基于目前行业业绩增速较快,考虑到 2027年建军百年奋斗目标,未来需求稳定,景气度仍将较高,享受一定估值溢价。
2021-2023期间,22H1部分型号实现由定型转批产,22Q1-3各下游环节固定资产增速高企。我们预计 2023年将达到需求峰值,扩建产能集中爬坡或达产。在行业下游扩产浪潮下,特种 IC 企业合同负债及应收账款合计增速持续提升,紫光国微/复旦微等企业 22Q1-3合计增速高达 112.04%,我们持续关注行业景气上行期间已形成定型业绩放量、具备技术独占性&高毛利优势,并持续开展正向研发的优质特种 IC 企业。
正向研发持续推进,延伸布局创造更多业绩弹性。特种集成电路产品在可靠性、产品性能及功耗指标上要求高于民品 IC,也导向了相关企业更高的研发周期及前期研发投入。平台型特种数字 IC 企业紫光国微研发费用持续处于高位,FPGA 进展顺利,以特种 SoPC 平台产品为代表的系统级芯片已得到用户认可,并全面推广应用。其他模拟及射频 IC 厂商亦在前期研发投入基础上步入收获期,各产品线进入量产阶段。
行业景气高企下,各优质特种 IC 企业 22Q3业绩增长动能强劲。军工主机厂扩产加速,各特种 IC 企业迎来业绩放量阶段,同比均实现较高增长,在国产替代主线及装备放量双重驱动下,我们预计优质标的成长动能将持续高企。
评级:看好 风险因素:国防政策驱动不及预期;特种 IC 订单增速不及预期;电子元器件国产替代进展不及预期。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紫光国微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从短期技术面看,近期消息面一般,主力资金无明显迹象,短期呈现震荡趋势,市场关注意愿一般。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