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10月半导体出口同比下降17.4%,连续3个月减少,跌幅在所有对外出口行业中名列前茅。
韩国智库认为,这都是被拜登的天价芯片法案害的,要不是他们斥巨资给自家企业开后门,韩国半导体产业也不会纷纷流向美国。
今年8月,拜登签署2800亿美元的芯片法案,用来补贴美国的半导体产业发展。此外,如果其他国家的半导体企业在美国建厂,也会获得25%的减税。
虽然白宫多次强调,这项法案旨在提高美国半导体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在变相打压其他国家的半导体发展,就连日韩这样的美国盟友也不能幸免。
与此同时,美国也在明里暗里地施压盟友站队,还搞了个所谓的“四方芯片联盟,试图将中国排除在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之外。
结果却卡在了韩国这里。韩国在半导体领域高度依赖中国市场,2020年,韩国半导体对华出口和进口分别占总额的43.2%和39.5%。如果贸然中断合作,不仅会影响到韩国的半导体发展,还会对韩国经济造成严重打击。
当然,韩国更不敢明目张胆地拒绝美国,所以就这么一直拖着,试图在中美之间保持中立。但问题是,尹锡悦的外交姿态太过软弱,又没有武契奇那么高超的“端水”技能,可以在大国博弈间游刃有余,想要保持独立自主实在不是件容易事。
除了半导体,韩国的汽车行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拜登任内的另一大“成就”《通胀削减法案》规定,购买美国本土制造电动汽车的消费者将享受税收减免,但前提是不能使用中国原材料的动力电池,韩国产电动汽车也被排除在外。
这样一来,韩国电动汽车竞争不过北美本土车企也很正常。法案生效后一个月,韩国起亚旗下电动汽车在美销量环比下降22%,现代艾尼氪5环比下降14%,韩国汽车相对较高的性价比优势不再明显。
而资本向来没什么国家认同感,自然是哪里油水多去哪里。比如,LG集团原本推迟了在美国建厂的计划,但在《通胀补贴法案》颁布后,又决定按原计划执行。现代汽车在美国建厂的竣工期也提前了大半年。
照这样下去,韩国制造业被掏空是迟早的事,最终会走上和日本一样的老路。要知道,美国之所以扶持韩国发展,就是为了遏制日本,平衡东亚地区的力量对比。
大家都知道,日本发展的窗口期是朝鲜战争,韩国则是从越南战争期间才开始发展的。简单来说就是,韩国派兵去越南参战,替美国人送死;美国承担韩国军队的一切费用,并加大对韩。
数据显示,仅1965-1970年期间,美国就向韩国提供了9.28亿美元的作战费用,其中超过一半被韩国人拿来发展经济。
大家可能对当时的5亿美元没多大概念,这么说吧,中国在那个年代外汇储备最多的一年,也不过才4.83亿美元。就韩国那点体量,5亿美元足够他们实现快速发展了。
而日本因为风头太盛,又是被美国逼着签订《广场协议》,又是在美国的贸易政策限制下,被迫把半导体市场让给韩国,经济发展永远停留在90年代。
在美国人眼里,其他国家都是用来维持地区均势的工具,需要的时候就帮两下,没用了就一脚踢开。但这套把戏能玩下去的前提是,美国在全球各个地区都拥有绝对霸权。
很明显,美国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能力了,所以宁可冒着得罪盟友的危险,也要先保住自家产业。
偏偏尹锡悦又是个胆小怕事的,从上台到现在,在政治上一步步倒向美国,就连有着灭国仇恨的日本都不敢得罪,从某种程度上讲,韩国已经失去了和美国谈判的权利。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