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德国宣布否决德企-半导体制造商艾尔莫斯(Elmos)被中资企业收购,给出的理由是可能影响到相关安全。明白人一看就知道是借口,这语气还是保留着跟姓“美”的那个大哥一样的口吻,无中生有。但是话有说回来,上周朔尔茨才走了一次东方之旅,还签下了140架空客飞机协议,为什么一回去就变脸?难道真的打完斋不要和尚了吗?我们来分析一下。
首先,我们看看艾尔莫斯的基本情况。艾尔莫斯(Elmos),是一家老牌的半导体公司,成立于1984年, 产品主要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芯片及传感器芯片等,具体成品是汽车高速网络通信接口芯片、电源稳压芯片、光学红外传感芯片、电机驱动系统微控制芯片、微机电系统芯片等,艾尔莫斯生产的芯片90%应用到汽车行业,总的来说,属于第二梯队的芯片公司,比全球最大汽车芯片制造商英飞凌,档次低一点。目前我们的新能源车是处于世界发展领先地位,那么有艾尔莫斯的补充,对我们新能源保持持续发展,肯定有帮助,我们也需要这样的供应链构建。
第二,其实德国内部比较乱。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朔尔茨的威望这么低?远不如默克尔呢?其实是有原因的。在默克尔退下后,德就陷入了内部权力混乱的状态。目前德内部有,分别是民主派、社民派和绿派。三个派系各主管一个领域,经常意见看法不统一,朔尔茨虽然作为最高领导人,但有很多政策都不能贯彻。就比如说:在德国关于是否延期关闭几座核电站的问题上,绿派认为核电使用年限过长,延期作用不大;民主派认为应该延长核电站的使用周期,比重启煤电要好;社民派的朔尔茨左右为难。对待一个能源问题已经如此复制,由此可见,德对东方的态度更难以统一。
再说个例子,朔尔茨出访东方之前,其实顶着压力批准中资购买汉堡港24.9%的股份,但是德内反对声音从未中断,因为本身德内部就有仇视东方的势力,这样的背景下,在他们看来,阻止东方在经贸上合作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这部分势力也许是属于亲美派系。所以说,不能全部责任归责到朔尔茨,但是不可否认,这样势力分散的结构,对德以后的发展不是一个好事。第三,我们还留着后路,早有准备。这个怎么理解呢?朔尔茨到访后,最大的关注点就是签下140架空客飞机协议,主要这个协议的形式是“框架协议”,如果做过企业商贸关系的朋友就知道,框架协议,它更多是意向性协议,并没有实际执行能力,跟实际的采购订单不是一回事。也就是说,我们有采购权利,但实际采购多少、怎样采购、怎样支付实际上没有签下具体合同。这样也是留着一手,就怕德后面有变化;如果有变化,我们也可以跟着改变。所以说,筹码我们没有丢,还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上,现在就是要静观其变了,正所谓“敌不动,我不动,敌动而我先动”。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