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们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国外领先我们2-3代,至少需要5-10年才能赶上。
2、半导体的上中下游:上游:支撑产业是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中游:是芯片制造。下游:是电子产品等智能化设备的应用。
3、A股半导体估值已处于近十年的历史低位,但是是相对的底部,预计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更有吸引力,现在可以分批逢跌定投了。
最初以为互联网是硬科技,后来发现承载APP的是智能手机,各种智能手机层出不穷;
不过后来意识到麒麟芯片是设计,也是基于ARM协议,需要EDA软件的支持,又意识到了芯片代工厂的重要性。
这时意识到了芯片代工背后是光刻机,半导体设备及材料、工艺等等,真正的底层是数理化和材料的跨学科整合,还是基础教育、鼓励创新。
关于半导体,我们的差距还是相当大的,台积电可以搞3纳米了,我们晶圆代工目前是可量产14nm制程晶圆,再先进搞不了了,国外领先我们2-3代,至少需要5-10年才能赶上。整体看,半导体设备材料的国产化率整体较低。
好在半导体技术已基本到天花板,理论上受限了,再突破是很难的,这为我们赶超提供了时间。
前两年新闻上多次报道受供应链影响导致“缺芯”,随后开始上量,厂商开足马力,导致库存比较高,又遇到需求疲软导致去库存周期变慢。
因供需的不确定性导致的具有周期性,这正适合逆向布局,经过持续回调的半导体,实际上,已具备了估值优势。
里提到受需求疲软、库存周期、美联储加息、制裁升级等内忧外患导致半导体持续回调,当前A股半导体已具备估值优势。
没人敢说现在是底部,但是是相对的底部,预计要到明年上半年才更有吸引力,现在可以分批逢跌定投了。
比较认可嘉实中证半导体增强指数基金经理刘斌谈到的,半导体里相对看好的是半导体设备材料,这才是未来的发力方向。
嘉实半导体指数增强与其他半导体产品比如,诺安成长和银河创新成长相比,更侧重于半导体设备材料。
整体看,作为电子信息产业最顶端的半导体,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虽有美国制裁,但是在“新型制”下,相关政策也将持续加码,当下正是半导体尤其是国产化替代布局的最佳时机。
本文为个人观点,不作为建议,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市场有风险,需谨慎。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