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有人开始觉得半导体产业“药丸”,觉得中国人没戏。这些人信誓旦旦地说,这次与以前是真的不一样。他甚至认为,“两弹一星”工程、航母工程、航天工程等远远没有突破半导体卡脖子工程难。一句话,就是他们觉得中国搞不出来。
首先要说的是,干什么事都不容易,这世界上要把一件事干到极致哪件不难?但有人硬要杠突破半导体卡脖子工程比“两弹一星”工程、航母工程、航天工程等大工程要难得多,我怎么就这么不信呢?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难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难度。一些人全然忘了中国人在突破战略大工程时付出的巨大努力和牺牲。这些大工程,我们中国人真的是以举国之力,十年二十年如一日攻关才搞出来的,有多少人累死在攻关一线。想想中国当年的基础和底子多薄弱,就知道这些工程有多难。
说实在话,半导体产业链我们也就这三四年才开始发力,现在没完全攻克不是代表它真的一定比造航母发展航天难,更多还是我们之前没重视,也没有太强的紧迫感,在国家紧迫任务清单中的排序比较靠后,以至在这个领域没发力。
我敢肯定地说,中国人最终追赶半导体的时间不会比当年突破“两弹一星”工程、航母工程、航天工程等大工程花的时间要长。今天的中国,发展半导体产业的条件和环境比当年突破“两弹一星”工程、航母工程、航天工程等大工程时的条件好太多,也从容太多。
再说,单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包括美国在内,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都不逊色。如果没有其他国家协作,美国的半导体一样要被卡脖子。我们中国错过了近代史科技大爆发的前几次革命,各个方面的条件没法与先发的老牌发达国家比,这才导致我们要以一国之力与美国率领的西方几十个发达国家抗衡,现在也不过是略感吃力罢了,很了不起的好不!
简单地说这难那难,完全是耍流氓。天天吵吵难、没信心,难道就能干出来。这些年的事实反复证明,那些被他们说成“这也难那也难”的所谓天顶星科技,最终不是都被我们中国人干成了“大路货”了吗?半导体产业最终同样如此,不信走着瞧。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