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限制实施的过程中,对于全球半导体行业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国内半导体企业敲响了“警钟”,缺乏核心技术的困境也被无限放大,华为在这个过程中所展现出现的意志力,让国内企业彻底醒悟了,明白了自主创新的重要性,唯有实现技术的自主化才能够打。
除了国内的各大企业全力研发核心技术外,中科院也不负众望,多次研发出了先进的技术,近期中科院再次传来了好消息,自研的香山芯片已经正式诞生,成功给中国芯注入了新的希望,目前这款芯片已经成功在操作系统上运行,这将会给国产芯片带来更多的实际性意义,而这也是倪光南院士终生的夙愿。
早在2021年6月份的时候,中科院就传出了研发搭载RISC-V的香山芯片的消息,但没想到仅仅经过了半年的时间,这项核心技术就得到了确认,并且已经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近日中科院的包云岗正式官宣,在Linux系统上已经能够很好的匹配香山芯片了。
虽然香山并非国内首款搭载RISV-C架构的处理器,但相比于阿里巴巴旗下的玄铁910,中科院旗下的产物自主化程度肯定要优于平头哥半导体,毕竟阿里巴巴是一家外资控股的企业,自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而中科院技术研发成功之后就不一样了,香山芯片成功在Linux系统上运行,是国产芯片全新的里程碑。
倪光南院士曾多次呼吁,要加强半导体领域自主技术的独立性,而指令级架构就是国产芯片的核心,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架构为ARM以及X86,所有的芯片设计都离不开这两大架构,这两个架构的授权相对来说是比较难的,而如今尝试RISC-V架构这是完全免费开源的,同时还具备有前两大架构没有的优势,因此这是非常符合国内市场定位的一项技术。
而中科院利用RISC-V架构研发的香山芯片,成功匹配上另外一个开源系统Linux之后,意味着国内也拥有了成熟的中央处理器,这也大大提升了国内的信息技术体系,目前国内只有阿里以及中科院,能够在操作系统上面运行中央处理器,其难度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有了这项技术的加持之下,在国际上也能够具备有一定的竞争力,这是目前我们迫切需要的。
中央处理器是最为核心的,相当于电脑、智能手机、人工AI智能等等设备的“大脑”,如今香山处理器的诞生,将会给国内科技领域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而在技术独立自主成功实现后,国产芯片的潜能将会彻底的被激发,给未来中国芯的崛起奠定良好的基础。
很多人可能都会有这么一个疑问,短短几年时间,就在芯片领域实现了这么大的突破,为何前面的几十年都在原地踏步呢?其实主要问题还要归结到国内企业的“商人思维”上,老想着怎么获取到更多的盈利,在赚到钱之后也逐步麻木了,只想着技术进口,从来没有想过技术自主研发。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国内大多都是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能力提供研发高端技术的资金,而大型的企业过度在乎经济效益,因此在研发经费上并不会投入太多,能选择进口就进口,这也导致了很多如雷贯耳的科技企业,实际上就是一个“组装厂”,国内科技的发展也就此偏离了轨道。
好在有了华为这样的企业诞生,证实了技术自主创新的可行性,只要拥有了核心技术,实现盈利翻番是必然能够实现的,随后国家也开始大力扶持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及时醒悟了过来,开始投身于半导体领域技术的研发,国产芯片已经迎来了最好的时代,接下去就看我们怎么去更好的经营了。
我们不能再执着于ARM以及X86架构的研发,适当聚焦完全开源的RISC-V架构发展芯片产业,只有这样才能够掌握更多的自主权,利用这条路开辟出更多的产业链,这里打破国外的技术限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拥有未来。
相关限制想要在短期之内解除,显然是不太现实的,因此对于国产芯片的发展来说,我们还有很大的一道坎要走,但结合目前的情况而言,国产芯片成功的可能性远大于失败,对此你们是怎么看的呢?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