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最新快讯,36氪聚合所有半导体相关的新闻快讯,并为你提供最新的相关资讯。
据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周三表示,已批准一笔在疫情后发放至意大利的经济援助,提供2.925亿欧元以支持意法
在意大利投建一座半导体工厂。该厂位于卡塔尼亚,将主要生产碳化硅晶圆,这种晶圆被用作电动汽车和快速充电站等设备所用微芯片的基层。欧盟委员会负责竞争事务的执行副主席维斯塔格说,此举意在强化欧洲的半导体供应链。(财联社)
板块持续下行,钜泉科技跌超9%,芯源微、纳芯微、力芯微、国芯科技、江丰电子等跟跌。
中原证券研报指出,今年锂电设备订单饱满供不应求的局面仍然持续。光伏仍然有大量资金进场,全产业链扩产力度都非常大,叠加TOPCON、异质结等电池片技术路线加快降本速度,迭代加速。美国推动
法案,半导体高端产业钳制中国的战略意图仍进一步加深,国产半导体产业链中长期将受益国产自主可控。风光锂半设备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机械行业的主流赛道方向。(证券时报)
设备零部件在产业链中举足轻重,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市场碎片化特征明显。全球市场规模接近500亿美元,中国大陆市场超过900亿元人民币。在自主可控加速背景下,随着下游国产设备厂商崛起,机械类零部件率先突破,国产化快速推进,国内半导体零部件优质厂商有望复制国产半导体设备公司在过去两年的加速渗透路径,迎来份额和业绩的加速期。(证券时报)
板块开盘走强,江丰电子涨近8%,赛微微电、德明利、晶丰明源、东微半导、芯源微等纷纷拉升。
”宣布完成22亿元B轮融资,三峡集团旗下长江证券创新、海松资本、雲晖资本、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基金、中美绿色基金、稼沃资本、浙民投等参与,老股东正泰、IDG资本、金雨茂物等追加,光源资本担任独家财务顾问。本轮资金将用于公司20万吨高纯晶硅二期项目建设及技术研发。
板块震荡走强,截至发稿,芯源微涨超8%,炬光科技、艾为电子、峰岹科技、纳芯微、东微半导等多股涨超5%。
业界人士透露,近期8寸晶圆市况突然急转直下,估计后续可能蔓延到12寸记忆体用硅晶圆,再延伸到12寸逻辑IC应用,预期客户端于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将调整库存。少数晶圆厂已同意长约客户顺延拉货,但有些晶圆厂还没有对于客户的要求让步。(界面)
板块受到冲击,三安光电、斯达半导等公募青睐的龙头先后遭遇重锤。对此,有基金经理表示,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国产半导体产业的前景无疑是光明的,需要多给产业发展一点耐心,多给市场沉淀一些时间。实际上,从芯片ETF资金流向和新成立基金情况来看,华夏基金等公募低位布局半导体的势态已较为明显。甚公募的提前布局,与他们对半导体产业的前瞻预判有密切关系。从目前来看,半导体本轮去库存拐点和需求回升,有望在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前后出现。(证券时报)
36氪获悉,恒指收跌1.18%,恒生科技指数收跌2.29%;零售、医药、汽车、
板块领跌,时代天使跌超8%,君实生物、康希诺生物跌超4%,药明康德跌超3%,阿里巴巴、京东跌超3%;银行股走高;南向资金净买入28.15亿港元。
”宣布完成数亿元C4轮融资,由德载厚资本、国华、新高地等机构联合,现有股东屹唐长厚、中美绿色基金等机构继续追加。本轮融资将用于进一步加强碳化硅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研发制造能力,提升产能规模,支撑碳化硅产品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等市场的大规模应用,提升基本半导体在碳化硅功率半导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据介绍,基本半导体核心产品包括碳化硅二极管和MOSFET芯片、汽车级碳化硅功率模块等。
拟中低压功率器件产业化建设项目,项目总额约111.2亿元,其中宜兴子项目和株洲子项目金额分别约58.3亿元和52.9亿元。
板块快速拉升,截至发稿,创耀科技涨超12%,天岳先进、广立微、海光信息、龙芯中科、宏微科技等冲高。
(上海)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新增湖北小米长江产业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多名股东,同时公司注册资本由1525.35万人民币增加至1605.63万人民币。据其官网,荣湃半导体专注于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产品的研发与设计。
装备巨头Lam Research(泛林)宣布,其位于印度班加罗尔的工程中心正式启用。泛林表示,这是该公司迄今为止在印度最先进的设施。新的工程中心将用于打造下一代DRAM、NAND和逻辑技术的晶圆制造硬件和软件的研发、设计和测试。泛林是向世界半导体产业提供晶圆制造设备和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TechWeb)
板块震荡走低,截至发稿,概伦电子跌超8%,通富微电、希荻微、臻镭科技、东微半导等多股跌超5%。
产业链各环节国产替代比率的提升将大幅增加我国半导体产业的供应链安全性,重点看好半导体国产替代穿越周期的机会,相关国产半导体厂商有望在全球半导体行业中体现出更强的成长性。(第一财经)
板块震荡拉升,科创50指数一度翻红,截至发稿,C钜泉涨超13%,臻镭科技、芯源微、广立微、拓荆科技涨超5%,国科微、长光华芯、天岳先进、概伦电子等跟涨。
据报道,9月13日,印度大型跨国集团韦丹塔与鸿海同印度古吉拉特邦签署协议,将在印度总理莫迪的家乡建设其200亿美元
项目。鸿海表示,很高兴古吉拉特邦所做的努力,以吸引在当地发展半导体与政府效率的提升,位于印度西部的古吉拉特邦是被认可具备工业发展,绿能与智慧城市的地方。随着基础建设的改善,以及政府主动强烈的支持,可望大幅提升在当地设立半导体厂的信心。(界面)
、光刻胶概念股拉升,气派科技、利扬芯片、雅克科技、希荻微、澜起科技等纷纷冲高。
板块领涨;汽车、游戏、能源股跌幅居前;旭辉控股集团跌超13%,碧桂园跌近7%,融创服务跌超4%,腾讯控股、比亚迪股份跌超3%;南向资金净流入0.5亿港元。
研究机构IC Insights预计,由于存储器市场欠佳,三星三季度营收或将下滑至182.9亿美元,环比减少19%。同时,台积电三季度营收有望达202亿美元,环比增加11%,并一举超越三星,将首度登上全球
公司计划超1000亿日元,将用于电动汽车和电器等产品的功率半导体产能提高至3倍。到2027年,日立功率半导体公司将提高临海和山梨工厂以及一家承包工厂的产量。(界面)
公司“摩尔斯微电子”宣布获得1.4亿美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日本领先的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SIC)和片上系统(SOC)服务公司MegaChips Corporation领投,现有者 Blackbird Ventures、Main Sequence Ventures、Clean Energy Finance Corporation等也参与了。本轮融资后,摩尔斯微电子将专注于深化产品,包括设计新的解决方案,同时加快现有的Wi-Fi HaLow芯片和模块的上市策略。
板块开盘快速拉升,EDA、Chiplet方向领涨,东土科技涨超10%,天岳先进、拓荆科技、华海清科、寒武纪、芯源微、华大九天等纷纷冲高。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整体来看,受局部疫情反复、经济承压等因素影响,电子行业2022年中报业绩表现分化;同时,受益智能汽车、光伏等细分下游需求支撑,叠加国产替代逻辑持续兑现,IGBT、
设备等细分赛道料仍将保持高景气状态。建议关注景气度持续及自下而上有公司成长逻辑的细分领域龙头。(证券时报)
在台中72.8亿新台币,建造全球首座自动化及智能化晶圆再生制程工厂,新厂于5日举行量产启动仪式,该厂主要用于半导体晶圆再生业务,包括晶圆剥膜、抛光及清洗等。公司表示,明年将持续加码再增建新厂房。(财联社)
对外发布其加速卡新品数据中心推理卡载天VA10,该产品Int8峰值算力达400TOPS,功耗150瓦,整体最高推理性能为同功耗主流GPU2倍以上,延时为后者的6%。(界面新闻)
创始人兼CEO钱军发布了统一计算架构、数据中心推理卡载天VA10、边缘AI推理加速卡载天VE1和软件平台VastStream扩展版,并展示了国产7nm云端GPU芯片SG100,正式进入GPU市场。据悉,这款GPU芯片具备图形渲染性能,集渲染、AI、视频于一体。在创办瀚博半导体之前,钱军曾是AMD高管,带领AMD中国团队设计量产了业界第一颗7纳米图形处理器和第一颗7纳米GPGPU架构的AI芯片。
芯片股走高,GPU方向领涨,截至发稿,科创板寒武纪拉升触板,欧比特、海光信息、龙芯中科、长光华芯、盈方微等跟涨。
公司博通9月1日发布截至2022年7月31日的第三财季业绩,第三财季净收入84.6亿美元,同比增长25%,高于84.1亿美元的预期;净利润30.7亿美元,同比增长64%。第三财季半导体解决方案收入66.2亿美元,同比增长78%分析师预期63.8亿美元。博通预计第四财季收入89亿美元,调整后EBITDA指引约为预计收入的63%。(界面)
板块开盘活跃,CPU/GPU方向领涨,截至发稿,寒武纪、景嘉微、海光信息均高开超13%,龙芯中科、左江科技、芯原股份、安路科技等涨幅居前。
板块快速拉升,截至发稿,长川科技涨近10%,声光电科、国科微、芯源微、帝奥微、江丰电子等集体冲高。
研究机构IC Insights在最新报告中调整了对2022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的预测。今年年初,IC Insights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为1904亿美元,同比增长24%;调整后的新预测为1855亿美元,增长率为21% 。尽管有所下调,但资本支出仍是新高。(财联社)
在今天贸促会举行的例行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孙晓表示:美方近日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其实施见效尚待时间检验,但其对全球芯片产业发展、国际经贸规则的破坏和影响是深远的。中国工商界对该法案表示坚决反对,其生效和实施将不仅阻碍中美工商界在
领域的正常经贸与合作,损害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半导体企业的利益,冲击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市场属性,还将加剧地缘政治竞争,扰乱全球芯片市场,影响全球芯片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配置和安全稳定,破坏疫情后的全球经济复苏。中国半导体协会发表声明,该法相关条款与全球半导体产业多年来形成的公平、开放、非歧视的共识背道而驰,敦促美国政府尊重行业共识,及时纠正错误做法。中国贸促会、中国国际商会对《芯片与科学法案》再次表示反对,并呼吁中美工商界携手应对,预防和削弱法案对中美工商界合作的不利影响,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央视新闻)
板块快速反弹,拓荆科技涨超10%,东微半导、盛美上海、芯源微、力芯微、东芯科技、概伦电子等涨超5%。
板块在经历8月上旬的一波上涨后出现回落。有基金经理分析认为,前期的上涨主要与估值修复有关。对于后市走向,多位基金经理表示,虽然半导体行业整体仍处于低景气阶段,但半导体设备材料等细分领域值得关注。(中证网)
”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临芯领投,新恒利达资本、凯盈资本、国新思创、泰丰盛合、宁波闻勤、跃风等机构共同。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扩充产能、新产品研发投入。
研发及生产基地在江苏苏州高新区正式启动建设,这标志着理想汽车正式启动下一代高压电驱动技术的自主产业链布局。该生产基地由理想汽车与国内半导体领先企业湖南三安半导体共同出资组建的苏州斯科半导体公司打造,预计2022年内竣工后进入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2023年上半年启动样品试制,2024年正式投产后预计产能将逐步提升并最终达到240万只碳化硅半桥功率模块的年生产能力。
板块开盘领跌,截至发稿,盈方微再度跌停,冠石科技、希荻微、创耀科技、神工股份、天岳先进等多股跌超3%。
分析机构IC Insights调整其2022年全球半导体资本支出预测,目前显示今年将增长21%,达到1855亿美元。与今年年初预测的1904亿美元和增长24%相比有所减少。尽管有所下调,但修正后的资本支出预测仍代表着支出的新高水平。(财联社)
8月以来,型ETF整体份额增加,一些行业ETF份额增长较多,医药、
等行业ETF份额在近期创出历史新高。公募基金人士表示,当前市场处于震荡整理阶段,权益类资产相对而言更具有长期增长的潜力,近期ETF份额增长较多的医药、半导体、高端制造等板块或具备较好的中长期价值。(中证网)
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的电容耦合高能等离子体(CCP)刻蚀设备第2000个反应台顺利付运国内一家领先的半导体制造商。本批次运付客户的CCP刻蚀设备反应台有Primo AD-RIE®及Primo HD-RIE®系列产品,均来自该客户的重复订单。(证券时报)
产业链呈全球化分工,中国大陆以承接低附加值的封测为主,制造端上游设备、材料、EDA工具及设计等与海外技术差距仍较大,面临海外供应链安全风险。我们认为,国产化对于中国大陆在科技领域“破局”有着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同时也需通过“专精”企业的研发转化帮助企业在产业链核心环节“立新”。(第一财经)
芯片股午后继续走低,格科微跌超9%,铖昌科技跌逾7%,冠石科技、赛微微电、长川科技、易天股份、康强电子等多股跌超5%。
板块走强,截至发稿,思瑞浦涨超12%,必易微、博敏电子、天岳先进、东晶电子、概伦电子等跟涨。
产业链限制持续加码,凸显半导体国产化急迫性,短期看,在自主可控逻辑下,供应体系中的材料龙头企业有望充分受益,加速其在国内晶圆厂的产品导入速度,提升市占率。中长期看,半导体材料需求持续增长,我们看好产业内技术实力领先,存在放量逻辑,有望充分受益国产化的龙头公司。(证券时报)
概念股持续走强,截至发稿,三安光电、东尼电子、宇环数控涨停,长飞光纤、民德电子、海能实业、中瓷电子等跟涨。
板块快速拉升,截至发稿,天岳先进、创耀科技涨超13%,长光华芯、概伦电子、芯源微、复旦微电等纷纷走强。
级氢氟酸已批量供应台积电南京工厂,目前具备1万吨产能,第一个3万吨扩产项目目前正按规划建设中,预计2023年上半年开始投产,规划到2025年扩到产能10万吨左右。光伏级氢氟酸目前产能是4万吨,主要供应国内光伏太阳能企业。
阿里云提供计算与安全服务 违法和不良信息、未成年人保护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网上有害信息举报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