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产业是以市场经济原则运行的航天产业,包括航天器制造、发射服务、航天服务、地面设备制造。
在政策的扶持与资本的加持下,商业航天行业将呈现大幅增长态势。2015-2020年商业航天行业市场规模由3764亿元增长至1020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22.09%,其中2021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约为12447亿元,同比增长10%。
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基建”概念范围,卫星互联网被纳入。同时,伴随着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对于网络通信的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下,卫星互联网能与5G一起组成“天罗地网”,为商业航天行业发展发展提供重要支撑。2021年3月,中央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出打造全球覆盖、高效运行的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基础设施体系,建设商业航天发射场。2021年6月,国家航天局发布《“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发展重点规划》,其中明确指出要不断增星应用服务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国将继续按照国家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要求,完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和配套地面设施,提升卫星对地观测、通讯广播和导航定位的服务能力。2021年11月,工信部发布了《“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加快布局卫星通信。加星通信顶层设计和统筹布局,推动高轨卫星与中低轨卫星协调发展。推进卫星通信系统与地面信息通信系统深度融合,初步形成覆盖全球、天地一体的信息网络,为陆海空天各类用户提供全球信息网络服务。2021年12月31日,国务院印发的《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到,建立完善航空、航天、海洋等领域计量保证与监督体系。为航空装备发展提供一体化计量测试技术支撑。研究建立空间计量技术体系,提升空间领域计量保障能力和航天装备质量控制水平,补齐关键、特色参数指标计量测试能力短板。开展海上卫星导航设备、海洋装备测量测试技术研究,提升海洋装备数字化测量能力。
伴随着“军民融合发展”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商业航天市场大门开始向社会资本敞开。商业航天正在汇聚更多社会资源力量,不断涌现出新思维、新技术和新模式。我国商业航天已具备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产业优势,从事商业航天领域的企业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空间信息正加快与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高技术融合,航天产业市场潜力巨大。
锐观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商业航天产业规划及前景预测报告》共十二章。首先介绍了商业航天产业概念;随后分析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环境、政策实施状况以及国内外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情况;接着分析了运载火箭、卫星产业、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市场的发展情况;然后对商业航天的重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对商业航天的投融资情况进行分析,并对商业航天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科学的预测。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研究院、产业研究院市场调查中心、中国航天行业协会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商业航天市场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商业航天行业,本报告将是你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图表:2013-2023年我国“非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次数和运力分析及预测
图表:2021-2022年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21-2022年航天晨光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21-2022年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19-2022年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2021-2022年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19-2022年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图表:2019-2022年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图表:2019-2022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资产及净资产规模
图表:2021-2022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收入/主营业务分行业、产品、地区
图表:2019-2022年北京合众思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营业利润及营业利润率
Copyright © 2012-2023 bbin 版权所有 备案号:吉ICP备2021005409号